口琴历史-我国古代乐器“笙”被公认为口琴的鼻祖。

我国古代乐器“笙”被公认为口琴的鼻祖。笙在十八世纪后期传入欧洲,是一种自由律动的簧管乐器,在欧洲音乐界流行开来。人们从它的结构得到启发,逐渐发明了口琴,簧风琴,萨克斯管。


  1821年法国钟表匠弗里德里克.布殊曼以笙为样本,将15根音笛排在一起,发出高低不一的声音,他称这种简单小巧的发明为口琴,布殊曼被称为“口琴之父”。这个口琴在当时很流行,但是人们却并不是把它当做乐器吹奏,而是把它当做美观的配饰。


  后来一名叫马德 和来(Matthias Hoher)购买了一支仿制品,开始研究改造它,并成功的在1857年成功的生产出来新品。从每年650支的产量,到1900年,年产量超过4万支,现在则每年超过200万件。


  1865年,Hohner口琴传入美国贩售,并于1888年大量生产。美国的欧洲音乐文化及非裔黑人音乐慢慢将口琴发扬光大。

口琴历史


  大约1898年口琴传入日本大阪,那时候人们感兴趣的是一种具有双簧片的复音口琴,经过30年的流传,人们发现流传过来的口琴无法演奏日本民谣歌曲,便开始改良成了我们现在常见的复音口琴(低音部有La及Fa).1924年到1933年间,口琴在传入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