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钢琴家吕颖上:冰雪聪颖 逆流而上

在中国青年钢琴家的列表中,“吕颖上”并不是一个让人陌生的名字。

吕颖上出生于1991年,年纪不大,履历却很丰富。她四岁开始学琴,15岁时,世界著名钢琴家周铿收她为门下弟子,那一年,她也成为第三届莫扎特上海音乐学院国家钢琴大师班的正式成员。如今,她是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演奏博士、美国寇克大学音乐系钢琴讲师,也是中美钢琴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美国欧文斯伯勒青年交响乐团(OSYO)的钢琴首席。

这些充满力量感的经历,很难让人与一个娇小的女孩联系上。

小时候,手指第一次触碰到黑白琴键,吕颖上感受到的是“柔软”。不是坚硬分明,亦不是有棱角的冰冷,而是一种“很深很深的柔软”。这种特殊的感受,让幼小的她有了向往。“这是多么迷人的东西啊!”弹钢琴的时候,她仿佛筑起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喧嚣被阻隔,聒噪被屏蔽,只留下美的音符和动人的旋律。

读初中后,钢琴带给她另一种感受,不再是盲目地追随和趋往,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同身受。她理解了钢琴的美,理解钢琴背后附带的抚慰人心的力量,也明白它是焦虑之日和不眠之夜唯一能让自己亢奋的东西。

同时,学校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钢琴知道了她,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注目和赞扬,这让她在同龄人里显得跳脱和与众不同。但不为人知的是,吕颖上的成长过程和大多人无异,同龄人有的怀疑和困扰她一样没少,甚至因为那些“标签”,苦闷的心思反而成了郁结,只能靠无穷无尽的训练来挥发。

无形间,这练就了她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她能够在浮躁的生活中沉心静气下来。她开始对自我坦诚,并挣脱天赋和赞美的包装,寻找另一条路径。

这条路径便是17岁选择独自一人到美国求学。对一个未成年的少女来说,这需要极大的勇气,不仅要面对生活习惯迥异的文化断层,还要不间断弥补文化知识和艺术知识的落后。

而幼时引以为傲的“神童”、“钢琴公主”、“天才少女”的标签,在这时都行不通了。曾经靠天赋就能一路顺遂,但到了美国都要重头再来。在美国,没人知道她是谁,也没人知道这个中国女孩有什么本领和能耐。就像所有人一样,她必须独自架起能够支撑自我的桥梁,也必须独自面对身在异国他乡的茫然和彷徨,这是曾经那个单纯的“钢琴世界”从不会出现的怪兽,而当时的她只能单打独斗。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她有些退却,但天性的不服输又在另一头鼓舞着自己。不同于对“艺术家”可以两手空空的理解,吕颖上认为,没有物质基础打底,一切都是空谈。“先解决现实问题吧!”她对自己说。于是,当同龄人还在吃着冰淇淋看电影时,吕颖上一边完成本科学业,一边手握多份兼职,来回在美国各个州奔波。去教堂弹琴、辅导学生、打零工、当翻译,正是这些看似“毫无新意、老掉牙”的勤奋和努力,让她真正融入了美国的大环境,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位置。

愈来愈多人认识到这个中国姑娘——她身上极具辨识度的“锋芒”,不只是来自于钢琴,还来自于坚毅的品格和不服输的精神。钢琴记录了她的灵动和活泼,更是一笔一划记录了她的上进和执着。

在美国相继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业后,吕颖上回到国内。今年6月份,由她演奏的“猫和老鼠”世界经典电影视听音乐会在嘉兴大剧院落幕,音乐会精心挑选了《天使爱美丽》、《触不可及》等耳熟能详的电影配乐,受到广泛好评。今年9月24日,世界经典爱情电影钢琴视听音乐会杭州站在杭州剧院举行,里面选取了诸如《泰坦尼克号》、《阿甘正传》等经典电影的插曲,在这里,吕颖上为观众谱写了一个由钢琴编织的电影梦。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