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鼓(Drumset,Jazz Drum)入门知识,学习架子鼓入门常识

今年是学习架子鼓的第三年,一直以来跟着一个老师,在练习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方法,希望可以帮助想入坑的朋友们了解一下这个领域。

架子鼓也是爵士鼓(Drumset,Jazz Drum)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这么说可能不够深入,但是1940-1949年,应该就很有代入感了,1949年我们建国,那个时候的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也有人说最初是在南北战争时期发明的,但是因为每个鼓(小军鼓,大鼓等)的起源有些许争议,所以也很难说最最原始的开端是怎么来的。后面随着演奏方式的变化,会增加或者减少打击乐器,可以演绎摇滚、爵士、流行等各种风格。演奏架子鼓是很迷人的,从Beatles以后,每个好的鼓手都形成了自己强烈的风格--只要他们演奏,或者只看敲击方式,就能知道这是谁打的了,比如说后击镲的哥(也许叫叔叔比较合适),Michael Jackson的鼓手Jonathan Moffett。关于鼓的制作方法,鼓槌的选材,质量,每个部分的细微差异都会造成演奏者演奏风格的不同,小学时候打小军鼓时候能明显感觉到鼓面松紧对于敲击声响的影响,以及需要配合音乐的区别。

13.jpg
Jonathan Moffett与Michael Jackson

提到架子鼓,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很帅,与摇滚,发泄等字眼联系到一起,我最开始的灵魂乐队也是Rage against the machine。初中高中时期觉得就是喜欢那样直抒胸臆的音乐,听不懂歌词,但是它的情绪完全感染到我。后来学架子鼓初期也是打着打着就rage附体······但是这种演奏方式表现的歌曲其实是有限的,如果没有表达那个情绪去表演这样的歌曲其实会有点尴尬,如果想纯纯的耍帅,硬摇滚类的歌曲不如节奏感强的流行摇滚更能感染到别人(表演式演奏)。我自己总结的,架子鼓可以分为表演式演奏和表达式演奏,一种是给别人看的,一种是给自己看的(区别在于功)。

14.jpg
一张就还好的rage图(来源于网络)

那么如果想系统的学习架子鼓需要做哪些事呢?

1、要有一个好老师带你入门。

虽然现在各种视频网站有学习乐器的教程,甚至有知名鼓手的大师课,但是入门最好还是找到一个真实的老师来带。因为我们学习视频的本质是模仿,只能学到视频里老师表达的,看不到自己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握鼓槌的方法来看,可能视频课都会交一些不要握实,精确的会告诉你抓到手指的几厘米处,你跟着他们学了,但是并不舒服,从一开始握锤就出问题了,那后面练习击打,角度,强弱都会有问题。有的人是左撇子,其实也可以用左手镲来打,但是自学就要摆出右手,可能真的很难协调过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敲击方法可能会更有效率的让你掌握架子鼓。我第一次学基础的时候,我的老师花了很久给我调整左右手左右脚的问题,最后发现自己确实右利手才确定了这样的敲击方式,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学习击打。我的老师在教我击打的时候也花了很多功夫,比如起始姿势的角度,敲击的方向,鼓槌击打后反弹的角度,强击时候的角度,弱击的角度。虽然Ringo Starr大师在打的时候也能甩着蹭出声,但是·······普通学员还是要养成好习惯的好~哈哈哈。

15.jpg

快乐的Ringo,哈哈哈(图片来源于网络)

2、不要急于求成

表演式演奏者一般都非常希望学一个月就能上台演奏,在年会或者文艺演出上大显身手,所以最开始《Yellow》就可以练习,作为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小型反馈,但是这个时期你的速度可能也就80-90左右,连强弱都打不出来,过鼓和加花也非常勉强,节奏就是动次大次到底了,想进一步的提高就需要开始加练了,打强弱要持续的练,最初的时候发现胳膊酸,二头肌酸,肩膀酸,踩底鼓最开始会大腿酸,小腿酸,其实是发力的方式不对。一直练习,然后调整姿势,慢慢找到不酸的感觉,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为止,接下来就可以跟着节拍器练速度了,然后慢慢的练习一些复杂的节奏型,但是这个时期跟音乐可能还是会错拍,打快了,打慢了,这些都是因为肢体的不自然,对节奏型掌握不熟练,练多了就会慢慢好起来。等练到120的时候会有一个瓶颈,120-130要练很久,但是肯定能练的下来。我个人觉得在技术熟练之前谈Groove就不太切实际,因为你会更着重于击打本身,忘了歌曲的Groove。但是我老师每次都会强调要重视Groove,没有这个就没有灵魂了。学了几年以后我发现自己的节奏性在慢慢加强,击打的准确度也确实有提高,所以应该也是基本功有起到一些作用。

16.jpg

练习哑鼓垫的日子

17.jpg
彩虹精神!

18.jpg
最初阶段用的电子鼓,跟它们还不熟

3、热爱,找到你的目标

如果你能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克服了最难的练习过程,然后真的喜欢上架子鼓,就会慢慢的主动学习一些知识,去找各种鼓手的视频,看相关的内容,学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对自己的演奏更有自信,当然了,突破就会更加有难度,但是越有难度的事情,就越值得挑战呀!我最近发现自己喜欢的风格从最初的硬核摇滚,变成一段时间喜欢的Funk,然后现在开始纯纯的喜欢一些“节奏大师”。比如大名鼎鼎的Buddy rich,Steve gadd;或者安雨,赵牧阳这种风格很明显的类型(不存在比较)。很佩服Buddy rich老爷子,七十多岁了还能有那么无可挑剔的演奏,一件事能做一辈子,本身就很了不起。

19.jpg
人形节奏器Steve gadd老爷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4、最最重要的事:行动

不要问几岁学会不会太小,也不要问几十岁年纪会不会太老,只要你现在开始,你的人生就会因为你的行动而不一样!去吧皮卡丘!

20.jpg21.jpg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