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学习中相互印证,才显神奇

非常幸运,我们诗班有两位指挥,都是音乐学院教授,这是相当“小众”的一种人,而好的音乐是比较出来的,比如全世界有名的柏林音乐学院,总是拥有大量小提琴家,其中又涌现出少量可以称之为杰出的,又有个位数属于每个时代凤毛麟角的人物。在乐团里已经很不简单了,能成为首席那更是百里挑一。

我们一般人不会,也无需知道,好和更好区别在哪里,但并非没有标准。

13.jpg

能和两位音乐家相处是很有意思的,他们一般不见面,诗班会通知他们周几可以来。

面对一首陌生的曲谱,需要指挥大量处理,比如情绪,音色,节奏,强弱,以及高潮和速度,等。是否两位的理解会一致?

我们会听其中一位说,我不知道*老师怎么要求,但我认为这里应该……如果到时候是*老师指挥,你们按他处理就行。

于是我们发现,两位指挥的观点重合度最少90%,其中包括节奏变化,强弱变化(女指挥对细节要求会多一些)。

于是每逢指挥问我们几十个人,*老师怎么说的?我们就一个字不吭,因为他们的观点完全一致。

我作为“零基础”,能在此对学会五线谱识读,对我来说实在是奇迹。不得不说,得非常重视指挥口里蹦出的每个字,因为他们惜字如金,比如,一位指挥常说,你会音程吗?

对于初学者来说,音程是极其无聊和遥远的概念,但却是理解音乐必备的,我就是带着没人教我音程的问题进入学习。它是进入乐理世界必备的。

乐理学习中相互印证,才显神奇

音程决定音乐每个细节和色彩,高人们知道何处必须用何种音程,比如大三度的舒展,小三度的阴郁,二度的纠结……也只有在特殊美好的地方,我会去看看谱子是什么音程。因此,高人们已经不去关注一个一个声部,而是关注声部的音程关系。

当然,我们不必达到那样的深度,因为变化太复杂了,我们只要具备正确复述各自旋律即可,而我在此方面极有可夸之处(感谢主!)。

而在我摸索小提琴过程中,指挥强调的重音也被我耳朵捕捉,揉弦。只是没人会明确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实际上“揉弦”只是一个提示,一个通道,不揉弦的小提琴有何特色?

或许对于一些简单的曲子,只要揉弦弄好就足以动人心魄。而实际上指挥正式教授的学生,已经相当高水准了。

当初我决定买琴,是因为天津教会两位小提琴手的演奏,前不久听闻她们是天津音乐学院学生,已经去德国深造了。

而现在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又知道似乎有一条通道通往音乐的自由之境,或许经过旷野(作茧自缚),也可以通往那个美好之地。

动机,小节,乐段,乐章,普遍的起承转合关系,加上特殊处的特殊情绪,用纠结或冲突的和弦(不和谐音程),如此一来,对乐谱的体系首先有个整体把握,说不难,也不难,难也不难。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