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喉音
由于舌根向后接近喉咙壁,甚至于用喉咙去控制声音,使音流济(卡)在喉咙里,发音吃力,听来不悦耳。
纠正方法:用舌尖轻触下齿根,咽喉放松,解除咽喉负担,用气息支持歌唱。
(二)鼻音
由于软腭塌下,发声时不会提起,再加上舌中部隆起,阻碍了咽部与口腔共鸣的通道,音流大部分集中在鼻腔里,失去了咽喉与口腔共鸣。发音沉闷暗涩,缺乏明亮色彩。
纠正方法:用开口音“啊”或“啦”做练习软腭提起,把声音送到口腔前部,取得口腔共鸣,使声音明亮。
(三)白声
大喊大叫的声音,实际就是喊歌,不是唱歌。这种发声全部是从口腔传送出来的,缺乏共鸣,听起来苍白无力,粗糙,生硬甚至沙哑,其原因是吸气不深,呼气也浅,音流上不去,口腔共鸣太多,加之盲目追求音量,滥唱高音所致。
纠正方法:应避免大声歌唱,尽量用小声柔和地唱,不要超过“MF”(中强)。
(四)沙音
声音沙哑不纯,这是由于声带疲劳或声带、喉头有毛病而形成。
纠正方法:多练习闭口音yi、mi。
(五)抖音
颤抖的声音。一种是由于发声观念不正确,盲目追求声浪造成的,另一种是技巧性的问题。
纠正方法:控制气息慢唱。
(六)漏音
声音虚,散而杂音。这是由于呼吸和发声器官的运动配合不当,呼气压力太大,声带张力不够所致。这种现象多在唱中,低音时发生。
纠正方法:唱中,低音时相应减小吸气量和呼气的压力,有效地调节声带的张力。经过反复练习,漏气的毛病就会逐步得到纠正,使声带的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歌声也随之集中,结实起来。
(七)冲击
这往往是由于歌唱者吸气过分饱满,使胸部不能放松,肋部下部不能适当扩张,唱高音强音是盲目加强呼气的压力而形成的呼吸僵紧失调的现象。这时歌唱者的喉部肌肉非常紧张,喉头活动不正常,喉头位置也不会稳定,甚至上提。这样唱出来的声音是不会正确的,甚至会破裂,音准也会越唱越偏离。
纠正方法:如果歌唱者能在唱高音时,先将呼吸控制在平稳,均匀的状态,使肋骨下部适当扩张,并使横隔膜,腹肌配合动作,加强呼吸和声带的张力,那么就能克服唱高音时气息冲击的缺点,唱出柔和而有力度的高音来。
(八)气不够用
这是歌唱者胸紧气浅,吸气过多,唱歌时呼气压力过大而支持气息力量失调的结果。歌唱者往往是越唱越感到气不够用,还误认为吸气不够,再三加强吸气力量,在上胸频频续气,因而想胸越来越僵,气吸得越来越浅,颈部的肌肉越来越僵紧,严重影响喉气稳定,这时,歌唱者唱歌非常吃力,往往唱一小节就要换一口气,高音唱不上去,低音也唱不下去。声音尖而苍白无力,甚至连一个歌多坚持不下来声音就沙哑。
纠正方法:如果歌唱者发现气短不够用时,可将上胸放松,把吸气部位往下调整到深的吸气部位。开始唱第一句时少吸气,不要以太强太重的声音唱歌。只要多练习,就能克服气不够用的缺点。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