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而孩子恰恰是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儿童的内心世界。
孩子对音乐天然的热爱和向往,也对家长们发出了信号: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每个孩子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需求。因此,音乐启蒙教育在孩子的童年里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在 2011 年 4 月,年仅 7 岁的 Edward Yudenich 首次登台,独立指挥乌兹别克斯坦顶级交响乐团,完成了施特劳斯的《蝙蝠序曲》。
舞台上他风范十足,神气活现,让所有演奏者都跟着他的指示,服服帖帖。相信很多家长看了都羡慕不已,恨不得马上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乐器。
音乐启蒙越早越好
我们常常会发现:宝宝刚出生,眼睛就会随着音乐轱辘轱辘转;有时候,他们听某首歌就会安静下来;再大一些,他们就喜欢跟着音乐扭动摇摆。
这是因为,孩子对音乐有着天然的感知力。美国音乐教育之父戈登教授有这样一个理论,在孩子 3 个月大的时候,音乐智能就形成了,在 9 岁后步入稳定,错过 0~9 岁的发展期,也可以学得比较好,只不过很难达到自身的音乐天赋所允许的最好的水平。
难怪像是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把音乐启蒙纳入幼儿园的必修课了。
2019年黄河爵士鼓小鼓手德国游学音乐之旅
如何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
家长们不妨试试以下方法来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
1.教孩子学会 听.
音乐离不开声音,没有声音就谈不上音乐。在大自然里让孩子学会听鸟叫、蛙鸣、雨水的滴答、汽车的鸣笛等,引导孩子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和孩子一起玩“敲敲听听”的游戏,例如在厨房里用筷子先敲敲铝锅,再敲敲玻璃杯,比比谁的音高、谁的音低。
经常让孩子闭上眼睛,问他们听见了什么声音,反复在生活中、在孩子高兴的时候,训练孩子的听觉,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使孩子从小听觉灵敏。
2.教孩子学会 记.
当孩子对物体的各种声响发生了兴趣,我们就应该进一步要求孩子记住这些声音,将孩子的无意识转换成有意识,这样孩子对各种声响会更加全神贯注、集中精力、有目的地去听。例如:让孩子辨别家人的说话声、 走路声、敲门声等。
假如您对孩子在听声音和记声音方面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一定会发现孩子对各种声音的敏锐感觉和细微辨别能力远远超过成年人!
3.教孩子学会 拍.
这里所指的拍,就是对孩子进行初步的节奏训练。其实孩子自身许多本能的动作也是极富节奏感的,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哭哭闹闹到说说笑笑,其中包含了许多快慢、强弱、有规律的节奏交替。
拍手是孩子们经常重复的动作,也是孩子表示内心喜悦的动作,我们可以从拍手开始,和孩子玩玩拍手的游戏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许多爱好音乐的大人对儿时拍过的“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那样”的游戏记忆犹新,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节奏训练。
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创建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充分突出了节奏第一、音乐与动作结合的要点,强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提倡孩子在朗诵、拍手拍腿、跺脚等活动中培养孩子对节奏的敏感。
4.教孩子学会 唱.
模仿是孩子的最大特点,我们应当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给孩子准备各种歌曲、乐曲、世界名曲供他们欣赏或学唱。提醒家长千万别用太差的音响,走调的音乐只会让孩子厌烦,抹杀孩子最初对音乐的热爱。
家长是孩子不可选择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们可以借助录音机、VCD等设备,让孩子从学唱简短的儿童歌曲入手, 引导孩子多听、多练、多唱,在唱中进一步巩固孩子的视听、节奏感和音乐记忆力。
5.教孩子学会 动.
孩子天生喜欢随着歌曲音乐做动作,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夸奖,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孩子尽情地表现自己,抒发内心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逐步帮助孩子协调四肢的动作。在生活中和孩子共同创编小律动、小舞蹈。当亲朋好友来家做客时,给孩子一次表演机会,让孩子在掌声中享受音乐给自己、给大家带来的欢乐。
热爱音乐的儿童,他的思维、观察、记忆、想象等各方面的能力远远超过一般的孩子,而且音乐能使孩子性格开朗、情感丰富、热爱生活、富于幻想、意识超前。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