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是潜在于人的内心活动,表现是隐性的;而人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是把内心活动付诸音响传达出来。而小提琴演奏中的乐感是指对小提琴音乐作品内在涵义的深刻表现能力。人们常讲要用“内心歌唱”,要“有表情地”演奏,亦即此意,就是指演奏要有乐感。它是音乐表演艺术(演唱,演奏)的灵魂,更是小提琴演奏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决定演奏者成为演奏家的关键。
手部技巧——让音符在指尖流动
1.注重左右手的配合
小提琴演奏时,首先要注意小提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关于左手要注意握把的姿势和位置,按音的准确,揉音的力度,换把的速度。右手就是持弓手臂运弓形式与力度的完美结合才可以得到音质的保障。
2.揉音技巧是音质的保障
好的揉音是以手臂、手腕和手指三者融合的技巧。这三者完美谐和的揉音,才可以使得演奏者在音质和音色方面演奏出更好更有个人风格的音乐来。但是,揉音的处理是需要技巧性。在速度、幅度及强弱程度上,揉音可以有很大的变化。如:手指揉音,演奏者需要控制好每次与每个揉音的速度、幅度和强弱;减慢、加快,或是完全停止揉音,使揉音的动作变宽或缩窄;手指变化的压力和和弦角度是从一种揉音切换到另外一种揉音,让人感觉天衣无缝,再把这几种揉音混在一起,从而完整地掌控住揉音的效果。演奏者这样演奏的话,就可以把演奏者对乐曲的感悟内容严格地表现在演奏者的意境里面。
3.手臂的运弓力度
除了手指和手臂完美协调揉音的结合,手臂的运弓力度须要一致。力度强,幅度就要大,要强;力度轻,揉音就要窄,要缓,要柔。手臂揉音最强烈,手指揉音较柔和。如果运弓力度强,那就使用手臂揉音,那样柔和的乐句就容易限于手指与手臂的揉音范围内;然而强有力的乐句就可以用手腕揉音来处理。由于各种类型的揉音表现,加上持弓的各种运弓力度,这样才能增添演奏的色彩,使听众们感受到乐曲有着美好的艺术生命力。换把的同时,也是保障音质的一个具体技术性问题。整个左手臂、手腕与手指和大拇指的动作能否协调,决定了音质的优劣。换把的时候,如果稍把运弓速度放慢,减轻它的动作压力,就可以省去不必要的滑音。所以,换把不仅是技术上的需要,更是保障音质的一种手段。演奏者的听觉作用在换把过程中比较敏感。演奏者表达乐曲时,都是通过右手运弓形式表现出来的。通过运弓,准确表达出演奏者的内心的感受,把情感内容表现在右手臂运弓方面,就可以恰如其分地演奏出各种音质变化和层次感。也就是说,演奏者对音质、音高及节奏的最完美表达技巧不仅仅是靠左手,更是需要运弓手臂的力量,和对乐曲的敏感、细致、灵感。这样才能体现完美艺术作品。
熟悉乐曲——让音符在心中徜徉
作为一名演奏者,必须通过对音乐作品深入而全面的了解,才可以在演奏时完整的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对乐谱有一定的敏感,关注乐谱上每一个小细节;其次,演奏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所谓的感性就是每一个演奏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即演奏者个人乐感的体现,而理性就是演奏者对乐曲的熟悉。演奏者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在尊重作曲者原意的前提下进行艺术上的二度创作。如果演奏者没有意识到熟悉乐曲这个环节的重要性,仅仅停留在演奏音符这一简单层面,那演奏出的音乐就会没有生命力,演奏的开始就宣告了音乐的死亡,这种现象是可悲的。演奏者必须深刻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自己对乐曲的感悟完全融入到作品之中,才能准确把握好作品的演奏,表现作品的思想主题。因为任何一部乐曲作品都是作者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作者的意识,所处的时代特征,作者自身的人生态度,创作作品时的情绪特征都会融入到所创作的作品之中,也就是说作者在作品中投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演奏员只有充分的了解和体验作者创作背景这种情感特点,才能准确地把作品的情感演绎出来。
理解作者——准确把握作者风格
小提琴演奏风格是乐曲风格和演奏艺术风格的高度完美统一的实现。要准确掌握乐曲的演奏风格,就要注意了解和熟悉作曲者的风格,包括乐曲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区风格,以及形成这些风格的诸多因素,如作曲者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生活态度,个人特征和对乐曲题材的表现和处理手法等。同时,还要熟悉他更多的作品。这样才可以很好的掌握他的风格。还要了解和熟悉作品风格特点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从乐曲中去探索和琢磨。怎样把乐曲的风格特点,通过自己演奏出来,将乐曲的风格与演奏的风格融为一体。旋律中的速度、力度以及各种表情记号都是塑造音乐形象必不可少的,要提高演奏的乐感,就得不折不扣地按谱子中的各种记号的要求做。
小提琴演奏中的乐感,需要一定的天赋,更需要经过专业技术的训练与培养,最终成为小提琴演奏中良好的乐感。同时,乐感只有与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有机地结合,才能使乐感得以精妙的表达,才能使作品得以精妙的诠释。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