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的和声编配
参考资料
和声进行的外声部框架
低音的进行
伴奏的旋律位置音
伴奏的作用
民谣吉他伴奏织体的基本类型
歌曲的曲式结构
基本结构形式
常用曲式结构
为歌曲编配和弦的步骤
参考资料
《吉他自学三月通》
和声进行的外声部框架
低音的进行
当我们仔细聆听音乐作品时,无论它的织体多么丰富、音响结构多么复杂,听得最清楚、印象最深刻的一般只是两个声部,即: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其中高音声部往往是乐曲的旋律声部,而低音声部则是建立和声的基础,这一高一低两个外声部共同构成了和声进行的外声部和声框架。由于音乐整体的和声效果的优劣与低音声部的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低音声部与和声的结合问题是我们学习和声编配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民谣吉他分解和弦伴奏中,最常见的和弦弹奏方法是用各和弦的根音做为该和弦的低声部进行弹奏。这样处理的优点是:和弦的轮廓与属性一目了然,和声效果十分清晰明显。但缺点是:低声部的进行流动性较差,显得机械呆板。另外由于和弦根音之间的音程变化,使前后连接的两个和弦之间缺乏联系。为了使伴奏的低音声部更加自然流畅,常常采用以下方式来获得良好的低音效果。
分解和弦式
通过和弦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和弦中的每个构成音都可作为该和弦的低音来使用。因此,弹奏中可将和弦各构成音以分解和弦的形式在低音声部表现出来。
这种分解和弦式的低音进行又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和弦根音与另一个和弦音(三度音或五度音)交替进行;一种是和弦的根音、三度音和五度音交替进行。
音阶式
以前后连接的两个和弦低音为根音,两音之间插入单音或若干音的音阶式进行来加强联系。音阶式低音进行又分为音阶上行与进阶下行两种。
半音过渡式
前后连接的两个和弦,低音部可采用半音的上行或下行加以连接。另外,当从弱拍到下一个强拍或若干小节都使用同一个和弦时,低音也可采用半音过渡的办法避免和声伴奏的单调。
单音(低音)伴奏
个别乐句(多为歌曲开始的陈述部分)仅以较密集的单音(多为和弦的根音)作为伴奏,这种形式在摇滚、金属风格的歌曲中已经很常见。
以上几种低音进行的连接方法,是在民谣吉他伴奏中比较常用。其目的是为了使伴奏的低音线条更加突出、流畅,增强低音声部的变化。但在运用时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按照旋律进行的需要来选用低音进行的方式。二是低音部与旋律音之间多用三度或六度音程(如无特殊原因,所选低音尽量不与旋律音构成小二度音程,这样会使音响效果很不协和,造成不必要的和声矛盾)
伴奏的旋律位置音
伴奏中的旋律位置音是指伴奏音型中最高的音,在吉他上一般是音型处于1弦或高音弦上的音。在伴奏中,有时同一和弦或同一节奏型由于在指板上弹奏的位置不同,会产生不通过的音响效果,从而引发伴奏音与旋律音之间不同的音程关系。伴奏音型的旋律位置音常根据以下三点选择运用。
选择旋律中常出现的音作为旋律位置音,能起到加厚、丰满旋律的作用。
选择与和弦音构成三、六度及其他音程的音作为旋律位置音,使和声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在和弦进行中,选择和弦音在高音声部形成音阶的级进上行或下行,使前后和弦连接更加流畅。
伴奏的作用
伴奏是任何一部音乐作品(声乐和器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烘托、美化音乐主旋律所必备的手段。伴奏的表现形式包括和声及伴奏音型两个主要方面,通过和声的进行与伴奏音型的节奏律动更好的体现音乐思想、塑造音乐形象。在歌唱过程中加入伴奏,不但可以利用前奏、间奏、尾声来连接歌曲的段落和乐句,完整地表达歌曲意境,还可以帮助演唱者控制、提示音准、节奏和速度,引导演唱者准确地阐释歌曲内容。
民谣吉他伴奏织体的基本类型
分解和弦伴奏织体
分解和弦是将和弦音按一定顺序分别奏出的节奏织体形式,是民谣吉他最常见的伴奏手法之一。其特点是节奏、音区富于变化,声部层次的表现力较强,特别是在低音、高音两个外声部中可加入和弦外音,构成新颖的音响效果。不足之处是和声力度相对较弱。因此,分解和弦适合作为和声力度不强、速度相对缓慢、音乐表情细腻的抒情歌曲(或歌曲陈述部分)的伴奏织体。
和声性伴奏织体
和声性伴奏织体是将和弦音同时或按顺序快速奏出的节奏织体形式。在民谣吉他演奏中表现为各种扫弦节奏型、和弦琶音、多音同时进行的音型。其特点是节奏热烈、和声轮廓清晰、明确且力度较强。是用于表现欢快、激昂、情绪起伏大的歌曲(或歌曲高潮部分)的伴奏织体。
混合式伴奏织体
混合式伴奏织体是综合了上述两种的伴奏织体形式。其特点是节奏、和声富于变化,能突出低音声部的进行,使和弦之间流动性得到提高。因此,适合和声力度较强、节奏具有跳跃感的歌曲,尤其是带切分节奏的歌曲运用混合式伴奏织体能更好的衬托音乐的进行。
复调性伴奏织体
复调性伴奏织体是在主旋律进行的同时,用另一与之并行的副旋律对主旋律进行渲染、衬托的伴奏织体形式,是民谣吉他较高级的伴奏手法。其特点是副旋律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与主旋律之间既要有联系由存在区别,使两者在旋律、节奏、和声各方面形成对比和统一。
歌曲的曲式结构
所谓歌曲的曲式结构是指歌曲旋律段落的组织形式。如同我们写文章有一定的段落结构一样,音乐作品在进行过程中也会形成各种段落,并通过这种段落各种组织形式,表达出极其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学习曲式结构就是研究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类型、特点和相互关系,便于我们加强对各种音乐表现手法的了解和认识。
基本结构形式
歌曲旋律最小的组成部分叫做“动机”,也就是音乐中的“词汇”。动机的长度一般为一小节,两个动机构成一个“乐节”。旋律中的乐节与歌词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认识音乐结构时不可机械地根据歌词词汇来划分,而要根据音乐的内容来决定。
“乐句”一般是由两个乐节构成,可以表达出一定的音乐思想,但由于乐思的不完整,不能作为独立的音乐作品存在。
两个乐句(有时两个以上)组合、连接起来构成“乐段”。乐段是能够表达出比较完整的音乐思想,并用完全终止结束的音乐段落。构成乐段的两个乐句往往旋律大部分相同,但是结束不同,甚至只有最后一个音不同。前一句多采用不完全终止,给人以要求继续进行的感觉;而后一句差不多都是采用完全终止结束。
常用曲式结构
一段体
因为乐段已经能够表达出比较完整的音乐思想,有一定的、独立的音乐塑造能力,所以它既可以作为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可以单独成为一首完整的乐曲。这种由一个乐段构成乐曲的曲式,称为“一段体”或“一部曲式”。一段体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一般比较集中,音乐表现手法的运用也相对简洁、统一,在我国各地民歌中或具有民歌风格的流行歌曲中最为多见。例如:《世上只有妈妈好》、《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两段体
由两个乐段结合构成的乐曲曲式,称为“两端体”或“二部曲式”。两端体乐曲的特点是:第一个乐段的终止式根据音乐的需要可采用完全终止或不完全终止;第二个乐段的旋律、节奏和第一段有所不同,造成与第一段的对比,并对第一段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加以巩固和发展,常表示为A+B。例如《大海啊故乡》、《真心英雄》等歌曲。
三段体
一般指在两段体的基础上,又回到第一乐段作为结束,以加强第一段的主题思想。或者由三段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旋律构成,常表示为A+B+C或A+B+A。例如《霸王别姬》、《壮志飞扬》等歌曲。
以上所述,只是音乐曲式结构中较为常见的几种基本形式,除此以外还有“多段曲式”、“复段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规模更大、更复杂的曲式结构。学习和掌握这些形式有助于从理论上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加深对歌曲思想内容的理解。但是,任何形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应该在艺术实践中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公式,为创作活动服务。
为歌曲编配和弦的步骤
分析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旋律的风格特点
在为一首歌曲编配前,首先要对旋律、歌词进行细致的分析,正确理解词曲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认真体会歌曲的音乐色彩,以便在编配时将歌曲的原意准确体现出来。例如一些热烈、激昂的歌曲需要较强的和声力度,配之以四、五度关系为主的和声进行能突出其鲜明的音乐形象。而一些委婉、淡雅的抒情歌曲就适合用力度较弱的副三和弦与正三和弦穿插使用。
确定歌曲的调式、调性
为了使编配出来的伴奏与歌曲的风格保持统一,要把握好旋律的调式、调性。尤其是给那些大小调交替或五声调式写成的歌曲编配的时候更要做到心中有数。
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
明确歌曲的曲式结构,如同在说话之前先理顺思路一样。弄清歌曲陈述、发展、高潮和结束的所在,就会为下一步的编配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进行和声总体布局设计
歌曲一开始一般是乐思的陈述部分,因此必须交代清楚、调性明确,常以主–属的和声进行对旋律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中间终止处即是乐思的停顿,又是高潮来临的前兆,常用属、主功能组的和弦,以加强停顿的效果。对歌曲高潮的处理应力求鲜明,避免平淡的和声进行,可根据音乐情绪改变节奏型来烘托效果。歌曲结束处要构成完全终止,使和声回到主和弦,求得音乐的圆满完整。
编配和弦的方法及要点
(一)要根据歌曲的旋律音来选择和弦,但凡包含旋律音的和弦就有可能被选用。当小节中某个旋律音是和弦根音、三度音、五度音或七度音、九度音级其他构成音时,就存在着用这个和弦为该旋律音配伴奏的可能性。
(二)要根据每小节旋律的主干音来确定和弦。所谓主干音是指:在小节中强拍上的音、时值较长的音、反复出现的音、有和弦呼应的音及被装饰的音。不要把小节中的每个音都配上和弦,而应尽量以小节中能包含在一个和弦内的主干音作为确定和弦的依据。
(三)编配时要以调式的正三和弦为主,副三和弦和其它和弦为辅。用正三和弦作为歌曲的主要和声框架,可使调式、调性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巩固,达到良好的和声效果;而副三和弦与其它和弦的合理运用,则丰富了和声色彩,加强了正三和弦在调式中的作用和地位。
(四)按照歌曲的曲式结构,先安排好各乐段开始与结束位置的和弦(一般为正三和弦),再按照和声进行的逻辑,分析各乐句的和弦连接(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的交替运用),将各小节的和弦确定下来。
(五)要注意和弦前后连接的合理性。优先选择四度、五度的连接,其次是三度、六度的连接,尽量避免二度、七度的连接(下属和弦与属和弦的二度连接除外)。
(六)注意外声部和声框架的构成,即低音声部的流动性和高音声部的联系性,并注意采用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交替使用,以丰富外声部和声框架的连接方法。
选择伴奏音型并试奏和声效果
为歌曲的伴奏选择适当的节奏音型,要符合歌曲的内容、情绪和风格特点。在速度、力度、节奏和音色等方面更好的烘托音乐气氛,丰富和声效果,并有助于演唱者掌握节奏、速度和音准。节奏型的选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因此一首歌用哪种节奏型最适合很难一概而论,主要通过歌曲风格和节奏特点来决定。例如:速度缓慢抒情的音乐,不需要表现鲜明的节奏,适合用分解和弦音型为主的节奏型;而速度欢快热烈的舞蹈性音乐或坚定有力的进行曲风格音乐,需要强调音乐进行的节奏,则适合选用和弦式音型或起伏较大、较密集的分解和弦音型。另外,用分解和弦式音型为歌曲的呈现及发展部分进行伴奏,能够有比较细致的体现;和弦式音型,特别是扫弦技巧的运用则突出和声的色彩与节奏线条,经常用于歌曲的高潮部分。
修改整理
和弦编配完毕后应再次站在歌曲全局的高度对编配方案进行修改和整理,并经过试奏后最终定稿。对音乐中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和声进行及用法最好记录下来以备日后研习、运用。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